网信彩票

科普基地

來宜興探究一顆恐龍蛋的遠古秘密

發布時間:2024-04-15 作者:
張曄
來源:
科技日報
分享:

約7000萬年前的晚白堊世江蘇竟也有恐龍出沒,那些鵝蛋大小的恐龍蛋是什麽龍……在江蘇省宜興市科技館,原創科普臨展《HEY,發現龍寶!——探秘晚白堊世宜興恐龍蛋的前世今生》正在展出,參觀者有機會一窺恐龍蛋的真實模樣,“重返”白堊紀了解宜興恐龍的故事。

↑ 《HEY,發現龍寶!——探秘晚白堊世宜興恐龍蛋的前世今生》展覽局部。


江蘇唯一恐龍蛋發現地

在宜興市科技館內,記者看到1枚恐龍蛋化石,它呈長橢圓形,外殼有恐龍蛋特有的紋飾。與其他恐龍蛋相比,宜興恐龍蛋似乎有點“嬌小玲瓏”,長度隻有10厘米左右,鵝蛋大小。


不過,別看這種恐龍蛋個頭小,孵出來的恐龍卻不得了。據現場專家介紹,一般來說,長形的恐龍蛋屬於獸腳類恐龍。這種恐龍大多是肉食性的,身體靈巧,擅長奔跑和捕獵,比較凶猛,如竊蛋龍。


宜興的恐龍蛋是如何被發現的?原來20世紀80年代初,江蘇省有關部門來到宜興開展地礦勘探,在張渚鎮牛犢山發現了幾塊類似鵝卵石的石頭,工作人員開始以為是普通礫石,但仔細觀察後發現有氣孔狀的結構,與化石的特點相似,後經鑒定,確認為恐龍蛋化石。


宜興市科技館相關負責人介紹,當時在宜興共發現14枚恐龍蛋,這是江蘇第一次發現恐龍蛋化石,也是目前江蘇唯一一處發現有恐龍蛋遺跡的地方。


策劃一場恐龍蛋科普臨展

“今年恰逢農曆龍年,宜興出土的恐龍蛋正是龍年的最佳科普元素。”該負責人介紹,宜興市科技館策劃晚白堊世宜興恐龍蛋科普臨展,開展一場“宜興—南京”兩地聯合的“遠古探秘”,共同為觀眾解開古生物化石之謎。


為此,宜興市科技館組建了以品宣負責人郭靜為主創,其他相關部門負責人牟莉、黃軼曌、楊翠鳳、周文倩等為隊員的原創團隊,圍繞臨展主題展開多次討論,並收集整理大量資料。最終確定“我是誰?“媽媽碎碎念”“我的世界”“龍寶發現記”“探秘記”“館藏記”6個主題,配套恐龍蛋化石、小型恐龍模型、互動翻翻板、沙盤考古恐龍化石挖掘等場景布置,讓觀眾穿越探尋、親曆考古,踏上一場追尋中國恐龍蛋之旅。


江蘇省地質調查研究院南京地質博物館為展覽提供了技術與學術支撐,這背後是江蘇省地質科學家在古生物化石勘探、發掘、研究中的艱辛付出與取得的豐碩成果。


在寓教於樂中學習科學知識

科普展覽在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思想及方法方麵發揮著重要作用。


臨展期間,宜興市科技館開展36場常設課程,348名小朋友現場報名參與,其中“以骨識龍”課程最受孩子們喜愛。課程中,孩子們識別暴龍、翼龍及蛇頸龍骨架,親手製作恐龍骨架黏土作品,積極互動思考,在寓教於樂中掌握知識。


↑ 小朋友們在科普展上看恐龍標本。(作者供圖)


在4場“重返白堊紀”恐龍主題係列活動中,245名小朋友分別參與了“恐龍寶貝來了”“滅絕啟示錄”“搗蛋計劃”“尋寶聯盟”等活動,現場熱鬧非凡,孩子們玩得不亦樂乎,同時又收獲了科學知識。


南京地質博物館副館長徐士銀、總工程師續琰祺,分別為184名學生開展了2場科普講座。他們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了恐龍的分類、進化、生態等方麵知識,讓學生們更全麵地了解恐龍世界的多樣性和複雜性,拓寬了對史前生物認知範疇,認識到生物存在及其在地球曆史上的重要性。


一個半月時間,宜興市科技館開展了“霸王龍的‘視’界”“搗蛋計劃”“滅絕啟示錄”等42場科普課程與活動,吸引了1.02萬人參觀此次展覽。遊戲化、探究式互動體驗的展陳方式,生動形象地還原了白堊紀時期宜興恐龍的生活痕跡,讓參觀者深刻感受原來恐龍曾經離他們那麽近。


此次展覽是宜興本土恐龍蛋化石被發現40年後首次回歸的重要展示,同時也是宜興市科技館一次全新的策展探索。“帶有遊戲性質的科技設備增加了科學的趣味性,青少年能在觀察科學現象的同時參與科技實踐體驗,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獲得科技啟蒙。”該負責人表示。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張曄

編輯:諸鵬飛

審核:盛捷



附件:

網信彩票